日间化疗:让患者告别"住院难",当天治疗当天回家

2025-04-28

门诊介入日间化疗,绝非简单将住院治疗搬到门诊,而是通过流程重构、技术赋能与理念升级,实现“更高效、更人性、更可持续”的癌症治疗新模式解决方案。

国家卫健委近年多次发文(如《日间诊疗服务管理规范》、《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》),明确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开展日间化疗,缓解住院压力,优化资源配置。

日间化疗医保报销政策正在全国加速铺开,从一线城市向区域医疗中心下沉。未来随着DRG/DIP支付改革的深化,更多城市将逐渐跟进,进一步降低癌症患者经济负担,推动医院服务模式转型。

超然祥润科技能够根据不同医院的门诊的不同需求情况下,提出响应的解决方案及应对策略,为其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
为何必须是“门诊”而非住院部?

快速响应机制,门诊可灵活调配资源(如药剂科、检验科),实现“上午检查、下午化疗”的高效流程,住院部因环节复杂难以实现。

患者分级管理,门诊天然具备筛选功能:稳定期患者(ECOG评分0-1级)走日间化疗,重症患者转入住院,形成诊疗闭环。

让患者“在治疗中保持尊严”,减少“因病致贫”“因病返贫”,契合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目标。门诊化疗患者流动性高,但停留时间短,交叉感染概率低于住院部;标准化日间化疗流程(如预评估、应急预案)可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纠纷。

门诊介入日间化疗的核心驱动力

1. 患者时间不固定与用药安全矛盾,如何保障用药及加药安全。

患者流动性强,到院时间不可控,导致药品调配后等待时间过长(尤其需避光/低温保存药物),可能影响成品输液的稳定性;临时取消治疗或迟到时,已调配药品无法退回造成浪费(如生物制剂单支成本超万元)。

特殊处方(如靶向药剂量调整)需多次开立,易出现重复领药或遗漏;患者取消治疗或更改方案时,已调配药品难退回,造成浪费该如何有效应对。

针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,化疗药物配置需严格防护,但门诊静配中心人员流动性大,操作规范性难保障;化疗废弃物处理不当,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职业暴露。

2. 门诊输液闭环管理漏洞

缺乏全流程追溯:处方审核、药品调配、配送交接、输液执行等环节数据割裂,难实现“人-药-流程”精准匹配。

退药收费流程繁琐:人工核对退药数量与收费项易出错,引发患者投诉或财务纠纷。

3.加药时效与质量安全的两难选择

过早加药→等待期间药物降解风险(如奥沙利铂需现配现用);过晚加药→患者等待时间延长,满意度下降;门诊加药环境非密闭:普通治疗室配置药物易污染,不符合PIVAS标准。

静配软件从单纯“辅助工具”升级为 日间化疗资源调度中枢,形成流程重构+智能监管+资源调度。既解决医院运营痛点,又为超然开辟从软件销售到数据服务的价值链延伸空间。超然已助力上百家医院实现通过部署医院日间化疗处方PIVAS调配方案+硬件深度耦合,助力医院缩短患者等待时间、药损成本减少等形成生态壁垒。

将HIS、静配系统、输液管理系统数据进行互通,让工作人员能实时查看药品调配进度,避免纸质单据流转易丢失,影响医疗质量追溯的情况发生。打通各系统接口,实现处方-配药-输液的全程可视化。支持医院原有系统快速对接,无需停运改造,实现“患者少跑腿、流程少卡顿、资源少浪费”的日间化疗新生态。

日间化疗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医疗服务模式的革新。对医院而言,它既缓解了“床位荒”的生存压力,又创造了“高效率、低成本、高口碑”的发展新动能。

未来,随着政策、技术与患者需求的持续共振,门诊日间化疗或将成为医院肿瘤学科发展的“标配”竞争力。

参考来源:国办发2015年第70号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】

 

 

客服热线
(周一至周日 9:00 - 22:00)400 169 7932
  • 静配业务:400 169 7932 转1
  • 医药业务:400 169 7932 转2
  • 合作洽谈:028-61813208
静配服务
联系方式
  • 地址:成都市三环武侯立交内侧 星狮路711号大合仓商馆1栋1单元906室
  • 邮箱:chaoran_tech@yahoo.com.cn
  • 传真:028-61813208
静配公众号